春夜懷重居字

· 馬治
寺中虛閣每曾登,忽欲看花往未能。 夜色蕭條門半掩,獨依寒燭憶高僧。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虛閣:空曠的閣樓。
  • 蕭條:形容環境冷清、寂靜。
  • 獨依:獨自依靠。
  • 寒燭:寒冷中的蠟燭。
  • 高僧:指修行高深的僧人。

翻譯

寺院裏的空曠閣樓我常常登臨, 但突然想去賞花卻未能成行。 夜晚的寺院冷清寂靜,門半掩着, 我獨自依靠着寒冷中的蠟燭, 深深地懷念着那位修行高深的僧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春夜中,詩人對往昔與高僧交往的深情懷念。詩中,「虛閣」與「看花」形成了對比,突顯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遺憾。夜晚的「蕭條」與「獨依寒燭」則加深了詩中的孤獨與懷舊氛圍。通過這些細膩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無限留戀和對高僧的深切思念。

馬治

元明間常州府宜興人,字孝常。初爲僧,能詩。元末,周履道避地宜興,治爲具舟車,盡窮陽羨山溪之勝,以詩唱和,成《荊南倡和集》。洪武初,爲內丘知縣,終建昌知府。 ► 46篇诗文

馬治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