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征從軍行

自我徂殊域,悠悠滯東鄙。 本爲輯鱗介,由來徵楛矢。 久知皇極尊,寧復問箕子。 夷國日喪亂,王師費經紀。 何時詠栗薪,榮我東歸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cú):前往,去到。
  • 殊域:異國他鄉。
  • :停留。
  • 東鄙:東方的邊遠地區。
  • 輯鱗介:聚集魚類,這裏指從事漁業或水產相關的工作。
  • 楛矢(hù shǐ):用楛木做的箭,這裏指從事軍事活動。
  • 皇極:指帝王的統治。
  • 箕子:古代傳說中的賢人,這裏指賢明的統治者。
  • 夷國:指邊遠的外國。
  • 經紀:管理,經營。
  • 栗薪:指柴火,這裏比喻簡單的日常生活。
  • 榮我東歸士:使我這個東歸的士兵感到榮耀。

翻譯

自從我前往異國他鄉,久久停留在東方的邊遠之地。 原本是爲了聚集魚類,後來卻參與了軍事活動。 我早已知道帝王的統治至高無上,不再詢問賢明的箕子。 邊遠的外國日復一日地陷入混亂,王師在這裏費心經營。 不知何時能歌頌簡單的日常生活,讓我這個東歸的士兵感到榮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異國他鄉的滯留與思鄉之情。詩中,「徂殊域」、「滯東鄙」描繪了作者身處異地的無奈與孤獨。通過「輯鱗介」與「楛矢」的對比,反映了作者從和平生活到參與軍事的轉變。最後,作者期盼能夠早日迴歸,享受平凡而榮耀的生活,表達了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