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羨:地名,今江蘇宜興。
- 惠施:戰國時期哲學家,與莊子爲友,以辯論著稱。
- 多方:多方面的學問或技能。
- 謾說:空說,沒有實際依據地說。
- 莊生:即莊子,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
- 濠上旨:指莊子與惠施在濠梁上觀魚的哲學對話,莊子提出「魚之樂」的觀點。
- 江湖:此處指自然界的水域,也喻指隱逸的生活環境。
- 相忘:相互忘記,指在自然狀態下,人與魚和諧共處,互不干擾。
翻譯
惠施雖然學問廣博,但他在觀魚這件事上理論並不深刻。 沒有領悟到莊子在濠梁上觀魚的真正意義,那麼人在江湖中又怎能體會到與魚兒相互忘懷的境界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惠施觀魚理論的批評,表達了對莊子哲學思想的推崇。詩中「不得莊生濠上旨」一句,直接點明瞭惠施未能理解莊子關於「魚之樂」的深意。後兩句則進一步闡釋,如果沒有領悟到莊子的哲學,人們就無法在自然界中達到與萬物和諧共處的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體現了詩人對道家哲學的深刻理解和嚮往。

陸希聲
唐蘇州吳人。精通《易》、《春秋》、《老子》。善書。隱義興。召爲右拾遺。累擢歙州刺史。昭宗聞其名,召爲給事中,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在位無所輕重,罷爲太子太師。卒諡文。有《春秋通例》、《道德經傳》。
► 22篇诗文
陸希聲的其他作品
- 《 陽羨雜詠十九首弄雲亭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講易臺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觀妙庵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松嶺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石兕臺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西陽亭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偃月嶺 》 —— [ 唐 ] 陸希聲
- 《 陽羨雜詠十九首伏龜堂 》 —— [ 唐 ] 陸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