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襲美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見寄次韻

紫府真人餉露囊,猗蘭燈燭未熒煌。 丹華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卻照霜。 誰與佳名從海曲,秖應芳裔出河陽。 那堪謝氏庭前見,一段清香染郤郎。
拼音

所属合集

#石榴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和:做詩詞與別人相唱和。
  • 襲美:即皮日休,字襲美。
  • 紫府:道教稱仙人所居。
  • 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
  • (xiǎng):贈送。
  • 猗蘭:古琴曲名。
  • 熒煌:輝煌。
  • 丹華:紅花。
  • 海曲:海隅,海灣。
  • (zhǐ):同「只」。
  • 河陽:古縣名。
  • 那堪:怎堪,怎能。
  • 謝氏:指謝道韞。
  • 郤郎:即郤詵(xì shēn)。

翻譯

住在仙人所居之處的真人贈送了裝着露水的袋子,悠揚的猗蘭曲和燈燭還不算輝煌。紅色的花朵乞求曙光首先映照太陽,金色的火焰欺凌寒冷反而映照寒霜。是誰給了它美好的名聲從海灣而來,只應是美好的後裔出自河陽。怎能和謝道韞在庭院前看到的相比,那一段清香沾染了郤郎。

賞析

這首詩是陸龜蒙對皮日休詩的次韻相和之作。詩中描繪了海石榴花的絢爛之態,通過「紫府真人餉露囊」營造出一種神祕的氛圍,「丹華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卻照霜」生動地寫出了石榴花的豔麗和不畏寒的品性。提及海石榴花美名的由來和其美好的出身。結尾用謝氏庭前和郤郎的典故,增添了詩意的含蓄和文化內涵。整首詩既展現了海石榴花的美,又蘊含着豐富的情思和文化底蘊。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