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陪太守一百五夜南館玩月

風雨教春處處傷,一宵雲盡見滄浪。 全無片燭侵光彩,只有清灘助雪霜。 煙蔽棹歌歸浦漵,露將花影到衣裳。 卻嫌殷浩南樓夕,一帶秋聲入恨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新定:古地名,今浙江淳安縣西。
  • 太守:古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市長。
  • 一百五夜:指寒食節前夜,即清明節前一天。
  • 滄浪:指青蒼色的水。
  • 片燭:指微弱的燭光。
  • 清灘:清澈的灘水。
  • 棹歌:船歌,划船時唱的歌。
  • 浦漵:水邊。
  • 殷浩:人名,東晉時期的官員和文學家。
  • 南樓:樓名,在今湖北武昌。

翻譯

風雨交加的春夜,處處顯得淒涼,一夜之間雲散盡,只見青蒼色的水面。 沒有一絲燭光侵擾這光彩,只有清澈的灘水助力雪霜的清冷。 煙霧遮蔽了划船人的歌聲,歸向水邊,露水將花影映在衣裳上。 卻嫌殷浩在南樓之夜,一帶秋聲深入人心,恨意綿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寒食節前夜的景象,通過風雨、雲盡、清灘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清冷的氛圍。詩中「煙蔽棹歌歸浦漵,露將花影到衣裳」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人文情感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往事的懷念。結尾處提到殷浩南樓之夜,借古諷今,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歷史的追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陸龜蒙詩歌的獨特魅力。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