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過張祜處士丹陽故居

勝華通子共悲辛,荒徑今爲舊宅鄰。 一代交遊非不貴,五湖風月合教貧。 魂應絕地爲才鬼,名與遺編在史臣。 聞道平生多愛石,至今猶泣洞庭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勝華:指張祜的才華。
  • 通子: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悲辛:悲傷和辛酸。
  • 荒徑:荒廢的小路。
  • 舊宅鄰:舊時的鄰居。
  • 一代交遊:一代人的交往。
  • 五湖風月:指廣闊的自然風光。
  • 合教貧:應該使人感到貧窮,意指無法用金錢衡量。
  • 魂應絕地:靈魂應該去到遙遠的地方。
  • 才鬼:有才華的鬼魂。
  • 遺編:遺留下來的著作。
  • 史臣:歷史記錄者。
  • 平生:一生。
  • 洞庭人:指洞庭湖一帶的人,這裏特指張祜。

翻譯

與張祜這位才華橫溢的朋友共度時光,總是充滿悲傷和辛酸,如今那荒廢的小路已成了我與他的舊居相鄰的地方。一代人的交往是多麼珍貴,但五湖四海的風光和月色,卻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貧窮。他的靈魂應該去到遙遠的地方,成爲有才華的鬼魂,他的名字和他的著作將永遠被歷史記錄者銘記。聽說他一生最愛石頭,至今洞庭湖一帶的人們還在爲他哭泣。

賞析

這首詩是陸龜蒙對已故友人張祜的深情追憶。詩中,陸龜蒙表達了對張祜才華的讚賞以及對其逝去的悲痛。通過「勝華通子共悲辛」和「一代交遊非不貴」,詩人強調了與張祜深厚的友情和對其才華的認可。詩的後半部分,通過「魂應絕地爲才鬼」和「名與遺編在史臣」,陸龜蒙寄託了對張祜不朽名聲的期望。最後兩句「聞道平生多愛石,至今猶泣洞庭人」,則巧妙地將張祜的個人愛好與他的影響力相結合,表達了對其深遠影響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對才華的無比敬仰。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