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感懷

客路三千里,西風兩鬢塵。 貪名笑吳起,說國嘆蘇秦。 託興非耽酒,思家豈爲蓴。 可憐今夜月,獨照異鄉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這裏指作者漂泊在外的歷程。
  • 西風:秋風。
  • 兩鬢塵:兩鬢佈滿了旅途的風塵,形容在外漂泊的辛勞。
  • 貪名笑吳起吳起: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等。吳起貪戀功名,爲取得魯國信任,不惜殺掉自己的齊國妻子。這裏作者以吳起貪名之事爲笑談,表達對過度追名的看法。
  • 說國嘆蘇秦蘇秦: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蘇秦遊說各國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雖曾身佩六國相印,但最終結局悲慘。作者在此感嘆蘇秦的遭遇。
  • 託興:寄託興致。
  • 耽酒:沉溺於酒。
  • 思家豈爲蓴(chún):蓴菜。西晉張翰因見秋風起,思念家鄉的蓴菜羹、鱸魚膾,便辭官回鄉。這裏作者說自己思家並非因美食等物。

翻譯

漂泊在離家三千里的旅途之上,秋風吹拂,兩鬢已滿是旅途的風塵。 我嘲笑吳起那樣貪戀功名,也爲蘇秦遊說各國卻結局淒涼而感嘆。 我寄託興致並非是沉溺於美酒,思念家鄉也並非因爲家鄉的美食。 可惜今晚這明亮的月亮啊,只能孤獨地照着我這個身處異鄉的人。

賞析

這首詩以直白的語言深切地抒發了詩人在外漂泊的孤獨與思鄉之情。開篇「客路三千里,西風兩鬢塵」,通過「三千里」直接點明瞭路途的遙遠,強調漂泊之遠;「兩鬢塵」具體描繪出旅途的辛勞與歲月的滄桑。中間兩聯「貪名笑吳起,說國嘆蘇秦」,巧妙用典,借吳起貪戀功名、蘇秦遊說各國卻命運不佳的典故,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心志,同時又暗示自己仕途不得意,與當下漂泊的處境相呼應 。「託興非耽酒,思家豈爲蓴」進一步說明自己的心境,思家並非因外物,而是內心深處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沉眷戀。尾聯「可憐今夜月,獨照異鄉人」,詩人將情感聚焦於明月,以景結情,在孤獨的異鄉夜晚,明月更襯托出詩人的形單影隻,那種濃濃的思鄉情和孤獨感如月色般瀰漫開來,直抵人心,給人一種哀傷婉麗、意味深長的感覺 。

唐彥謙

唐彥謙

唐幷州晉陽人,字茂業,隱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先生。唐持子。師溫庭筠,工七言詩。多通技藝,負才無所屈。僖宗乾符末,避亂漢南。王重榮鎮河中,闢爲從事,累表爲節度副使,歷晉、絳州刺史。光啓末,重榮軍亂,彥謙貶興元參軍事。節度使楊守亮表爲判官,遷副使。官終閬、壁州刺史。有《鹿門先生集》。 ► 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