頃自桐江得一釣車以襲美樂煙波之思因出以爲玩俄辱三篇復抒酬荅
曾招漁侶下清潯,獨繭初隨一錘深。
細輾煙華無轍跡,靜含風力有車音。
相呼野飯依芳草,迭和山歌逗遠林。
得失任渠但取樂,不曾生個是非心。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頃:不久前。
- 桐江:地名,位於今浙江省桐廬縣。
- 襲美:指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字襲美。
- 樂煙波之思:指對江湖生活的嚮往和喜愛。
- 清潯:清澈的水邊。
- 獨繭:指單股的釣線。
- 一錘:指釣鉤。
- 煙華:指水面上的霧氣和光華。
- 車音:指釣車的聲音。
- 迭和:交替應和。
- 任渠:任由它。
- 是非心:指計較得失的心態。
翻譯
不久前,我從桐江得到了一個釣車,爲了滿足對江湖生活的嚮往,拿出來賞玩。不久就收到了皮日休的三篇詩作,於是我也寫詩迴應。
曾經邀請漁友一同下到清澈的水邊,用單股的釣線隨着釣鉤深入水中。細細地碾過水麪上的霧氣和光華,沒有留下任何痕跡,靜靜地感受着風的力量和釣車的聲音。
我們相互呼喚着在芳草地上野餐,交替應和着山歌,逗留在遠處的林間。得失任由它去,只爲了取樂,從不曾生出計較得失的心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陸龜蒙與漁友在桐江邊垂釣的情景,表達了他對自然和自由生活的熱愛。詩中「細輾煙華無轍跡」一句,既展現了垂釣時的寧靜與超脫,又暗含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不爲名利所累,只求心靈的寧靜與自由。最後兩句「得失任渠但取樂,不曾生個是非心」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人生哲學。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意境深遠,體現了唐代隱逸詩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