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裴秀才

· 高適
男兒貴得意,何必相知早。 飄蕩與物永,躊跎覺年老。 長卿無產業,季子慚妻嫂。 此事難重陳,未於衆人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答謝,這裏指回贈詩作。
  • 飄蕩:漂泊不定。
  • 躊躇(chóu chú):猶豫不決,這裏指時光流逝而無所作爲。
  • 長卿: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以貧窮著稱。
  • 季子:指戰國時期的蘇秦,曾因貧窮被家人輕視。
  • 重陳:再次陳述。

翻譯

男子漢貴在有所成就,何必在乎相識的早晚。 漂泊不定,與萬物同在,時光蹉跎,感覺自己已老。 像長卿那樣沒有產業,像季子那樣愧對妻嫂。 這些事情難以再次陳述,也不適合向衆人道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高適對於人生價值和友情的看法。他認爲,男兒應當以成就爲重,而不必過分在意相識的早晚。詩中通過「飄蕩」和「躊躇」兩個詞,描繪了詩人漂泊不定、時光流逝的感慨。後兩句則通過歷史人物長卿和季子的典故,表達了自己對於貧窮和家庭責任的愧疚。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豁達的人生態度和對於友情的珍視。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