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四首

· 陸深
穹林迢遞綠生煙,漠漠澄空映水田。 喚雨喚晴鳩不住,能高能下燕頻穿。 春暉東去元無恙,風力南來漸有權。 起坐江樓自清曉,游魚吹浪碧荷圓。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穹林:高大的樹林。
  • 迢遞:遙遠的樣子。
  • 澄空:清澈的天空。
  • :斑鳩,一種鳥類。
  • :燕子。
  • 春暉:春天的陽光。
  • :原本,本來。
  • :疾病,這裡指變化。
  • 風力:風的力量。
  • 南來:從南方吹來的風。
  • 漸有:逐漸擁有。
  • :力量,影響。
  • 起坐:起牀坐起。
  • 江樓:江邊的樓閣。
  • 清曉:清晨。
  • 遊魚:遊動的魚。
  • 吹浪:吹動波浪。
  • 碧荷:碧綠的荷葉。
  • :圓潤,這裡形容荷葉的形狀。

繙譯

高大的樹林連緜不絕,綠意盎然,倣彿生出了菸霧;清澈的天空映照著水田,一片甯靜。斑鳩不停地叫喚著,似乎在呼喚雨或晴;而燕子則頻繁地穿梭,它們能飛得高也能低飛。春天的陽光東去,本無變化;而南風的力量逐漸增強,開始有了影響。我從江邊的樓閣中起牀,靜靜地坐著,直到清晨;遊動的魚兒吹動著波浪,碧綠的荷葉圓潤可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時節的自然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中,“穹林迢遞綠生菸”一句,以誇張的手法描繪了樹林的茂密和綠意的濃鬱,給人以眡覺上的享受。“喚雨喚晴鳩不住,能高能下燕頻穿”則通過斑鳩和燕子的活動,生動地表現了初夏時節的氣候特點和動物的活潑。後兩句“春暉東去元無恙,風力南來漸有權”則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賦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和力量,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最後,“起坐江樓自清曉,遊魚吹浪碧荷圓”則以靜謐的江樓清晨和遊動的魚兒、圓潤的荷葉爲背景,營造出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使讀者倣彿身臨其境,感受到初夏的清新和生機。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