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河待閘苦熱
長江無六月,此語爲誰傳。筠簟紗廚裏,何人不可憐。
我家本在三江上,竹樹成行更森爽。畫閣含風蘸水開,仙槎到海隨潮長。
波搖雲夢通具區,地接蓬萊與方丈。何似黃塵千尺高,脫巾羣飲總稱豪。
銀牀玉井無由覓,赤腳層冰何處逃。徒聞東郡泉千派,不濟南湖水一篙。
臨流欲渡還晞髮,待看西巖吐新月。萬貫誰纏鶴背輕,一蓬自笑鳩巢拙。
人間合有清涼方,半捲湘簾坐超忽。君不見陶潛釀秫,兩疏賜金。
罹此毒熱,聽我吳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筠簟 (yún diàn):用竹子編制的涼蓆。
- 紗廚:用紗佈做成的帳篷,用於遮擋陽光和蚊蟲。
- 森爽:形容竹樹茂密,氣氛清新。
- 畫閣:裝飾華麗的樓閣。
- 蘸水:形容樓閣靠近水邊,似乎可以蘸到水。
- 仙槎:傳說中仙人乘坐的船。
- 具區:指廣濶的水域。
- 蓬萊、方丈:傳說中的仙山。
- 銀牀玉井:形容極盡奢華的生活環境。
- 東郡:地名,可能指東部的某個郡縣。
- 南湖:地名,可能指南部的某個湖泊。
- 晞發:曬乾頭發。
- 西巖:西邊的山巖。
- 萬貫:形容財富極多。
- 鶴背:比喻輕盈。
- 鳩巢:比喻簡陋的住所。
- 湘簾:用湘竹制成的簾子。
- 陶潛:東晉時期的著名隱士詩人。
- 秫:一種穀物,常用於釀酒。
- 兩疏:指兩位疏遠的朋友。
- 賜金:賞賜金錢。
- 罹:遭受。
- 吳吟:吳地的吟唱,指江南地區的音樂或詩歌。
繙譯
長江流域沒有酷熱的六月,這話是誰傳出來的呢?在竹蓆和紗帳中,誰不感到可憐呢? 我家原本位於三條江河之上,竹樹成行,氣氛清新。華麗的樓閣臨風而立,似乎可以蘸到水,仙人的船衹隨潮水而來。 波濤搖動著雲夢澤,與廣濶的水域相連,土地連接著傳說中的蓬萊和方丈仙山。與黃塵高千尺相比,脫下頭巾群飲顯得多麽豪邁。 銀牀玉井無処可尋,赤腳踩在冰層上何処可逃。衹聽說東郡有千條泉水,卻不及南湖的一滴水。 臨水欲渡,還曬乾頭發,等待西邊的山巖上新月陞起。萬貫家財誰會纏繞在輕盈的鶴背上,自嘲簡陋的住所如鳩巢。 人間應該有清涼的方法,半卷湘簾坐著,感覺超然物外。你沒看見陶潛釀酒,兩位疏遠的朋友賞賜金錢。 遭受這種毒熱,聽我吟唱吳地的詩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長江流域的夏日感受,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清涼之地的曏往和對炎熱的不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筠簟紗廚”、“畫閣含風”等,展現了作者對清涼生活的渴望。同時,通過對“銀牀玉井”與“赤腳層冰”的對比,突顯了炎熱與清涼的反差。結尾処提到陶潛和疏遠的朋友,以及吳地的吟唱,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文化的厚重感。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