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居客至以大風不遂登高因次李空同集韻

· 陸深
澤國風濤鬱未開,長緣病骨懶登臺。 無期遠客還能至,有幾重陽得再來。 黃菊自應籬下看,清霜如爲鏡中催。 當年空負凌雲氣,獨把茱萸首重回。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澤國:指水域衆多的地方,這裏指作者所居之地。
  • 風濤:指大風和波濤。
  • 鬱未開:形容風勢猛烈,未能平息。
  • 病骨:指因病而虛弱的身體。
  • 無期:沒有確定的日期或時間。
  • 遠客:遠方來的客人。
  • 重陽:中國傳統節日,農曆九月初九,又稱登高節。
  • 黃菊:菊花,常在秋季開放,象徵着高潔和長壽。
  • 清霜:清晨的霜,常用來形容秋天的寒冷。
  • 鏡中催:比喻時光的流逝,如同鏡子中的影像迅速變化。
  • 凌雲氣:高遠的志向或抱負。
  • 茱萸:一種植物,重陽節時人們常佩戴以避邪。

翻譯

水鄉的風浪洶涌未平,我因病體衰弱懶得登高。 不知何時遠方的客人能來,又有幾個重陽節能再次到來。 黃菊自然應在籬笆下欣賞,清晨的霜如同在鏡中催促時光流逝。 當年我曾有過高遠的志向,如今只能獨自拿着茱萸,回首往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重陽節因病未能登高,感慨時光流逝和遠客未來的心情。詩中,「澤國風濤鬱未開」一句,既描繪了自然景象,又隱喻了作者內心的動盪不安。「黃菊自應籬下看」則通過對黃菊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對節日的懷念。最後兩句「當年空負凌雲氣,獨把茱萸首重回」,則深刻反映了作者對過去抱負的回憶和對現實的無奈,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