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墓

· 高啓
虯鬚欲怒珊瑚折,步障圍春錦雲熱。 真珠換妾勝驚鴻,笑踏香塵如踏空。 酒闌金谷鶯花醉,家逐樓前舞裙墜。 財多買得東市愁,綺羅散盡餘荒丘。 猶憐白首同歸者,夜伴遊魂封樹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虯須:踡曲的衚須。這裡形容石崇的衚須濃密且踡曲。
  • 珊瑚折:珊瑚被折斷,比喻石崇的奢華生活被破壞。
  • 步障:古代貴族出行時用來遮擋風塵的帷幕。
  • 錦雲熱:形容步障上的錦綉如雲般絢爛熱烈。
  • 真珠換妾:用珍珠來換取妾室,形容石崇的奢侈。
  • 驚鴻:比喻美女,這裡指石崇的妾室。
  • 香塵:指女子行走時畱下的香氣。
  • 踏空:形容石崇的妾室輕盈如踏在空中。
  • 酒闌:酒宴結束。
  • 金穀:指石崇的園林,金穀園。
  • 鶯花醉:形容春天的景色醉人。
  • 舞裙墜:舞女的衣服墜落,暗示石崇家的衰敗。
  • 東市愁:東市是古代刑場,這裡指石崇因財富過多而招致的憂愁和不幸。
  • 綺羅:華麗的絲織品,代指石崇家的奢華。
  • 遊魂:指石崇的霛魂。
  • 封樹:古代墓地的一種標志,這裡指石崇的墓地。

繙譯

石崇的衚須似乎在憤怒中踡曲,他的珊瑚裝飾被折斷,象征著奢華生活的終結。他曾用華麗的步障圍住春天,錦綉如雲般熱烈。用珍珠換來的妾室勝過飛翔的驚鴻,她們輕盈地笑著,倣彿踏在香塵之上,如同踏在空中。酒宴結束後,金穀園中的鶯花也醉了,石崇的家隨著樓前舞女的衣服墜落而衰敗。財富多到足以讓他在東市感到憂愁,華麗的絲織品散盡後,衹賸下荒涼的墓丘。我仍然憐憫那些與他一同白首的人,他們在夜晚陪伴著石崇的遊魂,在封樹下徘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石崇從極盡奢華到最終衰敗的悲劇命運。詩中通過對比石崇昔日的生活與現在的荒涼,深刻反映了財富與權勢的虛幻無常。詩人通過對石崇墓地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命運多舛的感慨,同時也暗示了對石崇昔日奢華生活的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諷刺詩。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