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葉卿還隴西公幕兼簡周軍諮

· 高啓
落石關城動鼓笳,遠遊憐汝尚無涯。 壯身謾託三公府,歸夢難尋萬里家。 投驛暮山燈照葉,待潮秋渡棹粘沙。 軍中記室能相問,只說愁吟對菊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落石:指落石關,地名。
  • 關城:指邊關的城池。
  • 鼓笳:古代軍中樂器,鼓聲和笳聲,常用來表示軍隊的行動或氣氛。
  • 謾託:空託,虛託。
  • 三公府:古代指太尉、司徒、司空的官府,泛指高官顯貴的府邸。
  • 記室:古代官名,掌管文書。
  • 愁吟:憂愁地吟詠。

翻譯

落石關的城池中,鼓聲和笳聲響起,我遠行至此,仍感旅途無邊。 壯志本可寄託於高官顯貴的府邸,但歸家的夢卻難以尋覓,家在萬里之外。 夜幕降臨,山中的燈光照在葉子上,等待潮水退去,秋天的渡船停靠在沙灘上。 軍中的記室若能詢問,我只能說,我憂愁地吟詠着菊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葉卿前往隴西公幕的情景,同時表達了自己對遠方家鄉的思念和對仕途的無奈。詩中通過「落石關城」、「鼓笳」等意象,營造出邊關的蒼涼氛圍,而「歸夢難尋萬里家」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後兩句通過對夜晚山中景象的描寫,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憂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祝福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感慨。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