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十首晏嬰

· 高啓
朝歌長夜館娃春,總爲妖姬戮諫臣。 何事邯鄲貴公子,能因牴者殺佳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朝歌:古代商朝的都城,這裏指商紂王的宮廷。
  • 長夜館:指商紂王荒淫無度的地方。
  • 娃春:指美女。
  • 妖姬:指妲己,商紂王的寵妃,被認爲是禍國殃民的妖女。
  • :殺害。
  • 諫臣:直言進諫的臣子。
  • 邯鄲: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
  • 貴公子:指出身高貴的年輕男子。
  • 牴者:指牴觸、冒犯的人。
  • 殺佳人:殺害美麗的女子。

翻譯

商紂王的宮廷中,長夜館裏美女如春, 終究是爲了妖姬妲己,殺害了直言的臣子。 爲何邯鄲的貴公子, 卻因爲有人冒犯了他,就殺害了美麗的女子。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商紂王和邯鄲貴公子的行爲,揭示了權力和情感的濫用。商紂王爲了寵妃妲己殺害諫臣,而邯鄲的貴公子則因爲一時的憤怒殺害了無辜的佳人。詩人高啓通過這種對比,批判了那些因私慾而濫用權力的行爲,表達了對正義和道德的呼喚。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