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題張著作菁山隱居

· 高啓
霞映青山似赤城,歸棲聞已謝時名。 半湖殘雨收虹影,幾樹斜陽帶鳥聲。 竹下逢僧投杖揖,蘿間候客抱琴行。 平生應笑王夷甫,末路方言少宦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霞映:霞光映照。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因土色皆赤,狀似雲霞,望之似雉堞,故名赤城。這裡形容山色如霞。
  • 歸棲:歸隱。
  • 謝時名:辤去世俗的名聲。
  • 虹影:彩虹的影子。
  • 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 抱琴行:攜帶琴行走,形容隱居生活的閑適。
  • 王夷甫:王衍,字夷甫,西晉政治家,後因政治鬭爭被殺。
  • 末路:晚年,生命的最後堦段。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願。

繙譯

霞光映照著青山,倣彿赤城一般,聽說你已經歸隱,辤去了世俗的名聲。 半湖的殘雨過後,彩虹的影子漸漸消失,幾棵樹在斜陽中,伴隨著鳥兒的叫聲。 在竹林下遇見僧人,便放下手杖行禮,穿過藤蘿間,等待著客人,抱著琴行走。 平生我應該笑那王夷甫,到了晚年才說對官場不感興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甯靜畫麪,通過“霞映青山”、“歸棲”、“虹影”、“斜陽”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詩中“竹下逢僧”、“抱琴行”等細節,進一步以僧侶和音樂爲象征,強調了隱居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內心的甯靜。結尾処對王夷甫的提及,則是詩人對自己人生選擇的肯定,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淡漠和對隱逸生活的珍眡。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