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霞映:霞光映照。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因土色皆赤,狀似雲霞,望之似雉堞,故名赤城。這裏形容山色如霞。
- 歸棲:歸隱。
- 謝時名:辭去世俗的名聲。
- 虹影:彩虹的影子。
- 斜陽: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 抱琴行:攜帶琴行走,形容隱居生活的閒適。
- 王夷甫:王衍,字夷甫,西晉政治家,後因政治鬥爭被殺。
- 末路:晚年,生命的最後階段。
- 宦情:做官的志趣、意願。
翻譯
霞光映照着青山,彷彿赤城一般,聽說你已經歸隱,辭去了世俗的名聲。 半湖的殘雨過後,彩虹的影子漸漸消失,幾棵樹在斜陽中,伴隨着鳥兒的叫聲。 在竹林下遇見僧人,便放下手杖行禮,穿過藤蘿間,等待着客人,抱着琴行走。 平生我應該笑那王夷甫,到了晚年才說對官場不感興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寧靜畫面,通過「霞映青山」、「歸棲」、「虹影」、「斜陽」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詩中「竹下逢僧」、「抱琴行」等細節,進一步以僧侶和音樂爲象徵,強調了隱居生活的精神追求和內心的寧靜。結尾處對王夷甫的提及,則是詩人對自己人生選擇的肯定,表達了對官場生涯的淡漠和對隱逸生活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