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諸子

· 區越
少壯無如老大催,幾將書案疊浮埃。 曾知過後功難補,莫遣仍前事謾堆。 種德可憂門尚狹,教方曾說桂爭開。 汲深愧我徒長綆,爲問源頭一水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少壯:年輕力壯的時候。
  • 老大:年老的時候。
  • 書案:書桌。
  • 浮埃:飄浮的塵埃,比喻未被利用的知識或信息。
  • 過後:事後。
  • 謾堆:隨意堆積。
  • 種德:培養德行。
  • 教方:教育的方法。
  • 桂爭開:比喻學生爭相成才。
  • 汲深:深入汲取知識。
  • 長綆:長繩,比喻學問的深度。
  • 源頭:事物的起源。

繙譯

年輕力壯不如年老時的催促,幾度書桌上的書籍已積滿塵埃。 曾經知道事後的努力難以彌補,不要讓過去的事情再次隨意堆積。 培養德行時擔憂家門還不夠寬廣,教育方法曾說學生爭相成才。 深入汲取知識,我愧對長繩,衹能問一問知識的源頭是否還有水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知識積累的深刻感慨。詩中,“少壯無如老大催”一句,既是對時間無情流逝的哀歎,也是對年輕時未能充分利用時間的反思。通過“書案曡浮埃”的意象,詩人描繪了知識被忽眡的悲哀。後兩句則強調了事後努力難以彌補的無奈,以及對未來應更加珍惜時間的勸誡。最後,詩人以“汲深愧我徒長綆”自謙,表達了對知識追求的渴望和對知識源頭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知識和時間的深刻思考。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