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厓山:地名,位於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 宋祚:指宋朝的國運。
- 乾坤:天地,這裏指整個世界或國家。
- 湮沉:沉沒,消失。
- 末運:衰敗的命運。
- 微陽:微弱的陽氣,這裏比喻微弱的希望或力量。
- 亢六陰:亢,極度;六陰,指陰氣極盛,這裏比喻形勢極爲不利。
- 怒氣乘潮:比喻憤怒之情如潮水般洶涌。
- 山岑:山峯。
- 樵童牧豎:指普通的砍柴和放牧的兒童。
翻譯
宋朝的國運在厓山遭遇不幸,我心中不忍再去追尋, 天地無言,國家沉淪,我們只能默默坐着,看着它消失。 難道不知道衰敗的命運已經經歷了無數的戰爭嗎? 只是獨自遺憾,微弱的希望在極度的不利形勢下顯得如此無力。 憤怒如潮水般洶涌,翻騰着海洋和山嶽, 悲歌伴隨着淚水,灑落在山峯之上。 我的筆下有眼,能看見興亡的變遷, 將這一切留給那些普通的砍柴和放牧的兒童去吟唱。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宋朝末年國運衰敗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變遷的深沉感慨和對國家命運的無奈。詩中,「乾坤無語坐湮沉」一句,以天地無言象徵國家的沉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無奈和悲痛。後兩句則通過「怒氣乘潮」和「悲歌和淚」的對比,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憤怒與悲傷。最後兩句則寄託了作者對未來的希望,即使國家衰敗,也希望後人能記住這段歷史,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