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五泄六首
招提萬山裏,門與蒼崖對。
嘗聞白龍井,窈出清溪外。
沿洄未覺遠,忽抵前山背。
半壁仙屋深,回峯洞門礙。
奇巒互傾仄,飛溜各形態。
厓鬆老將化,石筍看來大。
磐谷戴土耕,寒苗接流溉。
蹊幽生晚畏,徑轉添新愛。
已謂人境窮,驀與村翁會。
息肩支短策,洗足坐鳴瀨。
但見玄發垂,安能辨年輩。
因知雲霧間,神仙宛焉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招提:寺廟。
- 窈出:深遠地延伸。
- 沿洄:沿着曲折的水流。
- 回峯:曲折的山峯。
- 奇巒:奇特的山峯。
- 飛溜:飛流,指瀑布。
- 厓鬆:山崖上的松樹。
- 磐谷:深谷。
- 寒苗:耐寒的植物。
- 蹊幽:小徑幽深。
- 驀與:突然遇到。
- 息肩:放下負擔,休息。
- 洗足:洗腳。
- 玄發:黑髮。
- 宛焉在:彷彿就在那裏。
翻譯
在萬山之中的寺廟,大門正對着蒼翠的崖壁。 曾聽聞深遠的白龍井,它延伸至清溪之外。 沿着曲折的水流前行,不覺間已到達前山的背面。 半山腰上,仙境般的屋宇深藏,曲折的山峯擋住了洞門。 奇特的山峯相互傾斜,瀑布各有各的形態。 山崖上的松樹彷彿即將化作石筍,看起來十分巨大。 深谷中,土地被耕種,耐寒的植物接流灌溉。 小徑幽深,晚間行走心生畏懼,但轉彎處又添新愛。 本以爲已到了人跡罕至之地,卻突然與村中老翁相遇。 放下負擔,手持短杖休息,坐在鳴響的急流旁洗腳。 只見老翁黑髮垂肩,難以分辨他的年紀。 因此知道在雲霧繚繞之間,彷彿有神仙存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深山古寺中的遊歷體驗,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刻畫,展現了山水的幽深與神祕。詩中,「招提」、「白龍井」、「回峯」等意象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的清幽世界,而「厓鬆」、「石筍」、「寒苗」等則進一步以自然之物的生命力,映射出山水的靈性與生機。結尾處與村翁的偶遇,以及對「玄發」、「神仙」的描繪,增添了詩作的神祕色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超自然世界的嚮往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