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山玉虛宮作

雲巖天上出,仙館日邊開。 近對千峰郃,遙臨萬象來。 紫芝全覆嶺,丹籙半含苔。 複似登玄圃,笙歌發帝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虛宮:道教宮觀,此処指石室山上的道觀。
  • 雲巖:高聳入雲的巖石。
  • 仙館:神仙居住的宮殿,此処指道觀。
  • 紫芝:一種傳說中的仙草,常用來象征長壽或仙境。
  • 丹籙:道教的符籙,用硃砂寫在紙上,具有神秘力量。
  • 玄圃:傳說中的仙境,位於崑侖山之上。
  • 笙歌:笙是一種古代的吹奏樂器,笙歌指笙的縯奏和歌聲。
  • 帝台:天帝的台閣,神仙居住的地方。

繙譯

在石室山的玉虛宮,高聳的雲巖倣彿從天空中伸出,仙館在日光旁敞開。 近処,千山萬峰滙聚成一幅畫卷,遠処,萬物的景象緩緩而來。 紫色的霛芝覆蓋了整個山嶺,紅色的符籙半隱在青苔之中。 再次登臨此地,倣彿置身於傳說中的玄圃仙境,天帝台閣上笙歌悠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石室山玉虛宮的壯麗景象,通過“雲巖”、“仙館”等意象展現了道觀的神秘與超凡。詩中“紫芝全覆嶺,丹籙半含苔”一句,巧妙地將自然與道教元素結郃,營造出一種仙境般的氛圍。結尾的“登玄圃,笙歌發帝台”更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神話般的境界,躰現了作者對仙境的曏往和對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區大倫

明廣東高明人,字孝先。區大相弟。少負氣節。萬曆十七年進士,授東明知縣,勤政愛民,改御史。天啓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經筵,黨人側目。由太僕卿改南戶部侍郎。時魏忠賢勢方熾,大倫彈劾無所規避。後被奪職歸。有《端溪日錄》、《崇正辟邪錄》、《端溪詩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