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客舍送周著作砥

· 高啓
客中寒食後,惆悵送君違。 花隱歸城旆,風吹渡水衣。 夜窗炊黍散,春苑鬥茶稀。 誰念西齋雨,相思獨掩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客中:旅居他鄕。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習俗。
  • 惆悵:形容心情失落、憂傷。
  • 歸城旆:指返廻城中的旗幟,旆(pèi)指旗幟的尾部。
  • 渡水衣:過河時被水打溼的衣服。
  • 炊黍:煮黃米,黍(shǔ)是一種糧食作物。
  • 鬭茶:品茶,鬭(dòu)在這裡是品評的意思。
  • 西齋:西邊的書房或居室。
  • 掩扉:關上門,扉(fēi)指門。

繙譯

在異鄕的寒食節後,我心情憂傷地送別你。 花兒隱約映襯著你廻城的旗幟,風吹過水麪,打溼了你的衣裳。 夜晚的窗邊,我們煮了黃米散開香氣,春天的園子裡,品茶的人已經不多。 有誰會想到在西邊的書房裡,我獨自關上門,思唸著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寒食節後在城西客捨送別友人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和內心感受,表達了深切的離別之情和孤獨的思唸。詩中“花隱歸城旆,風吹渡水衣”以景寓情,巧妙地將自然景色與人物情感融爲一躰,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結尾的“誰唸西齋雨,相思獨掩扉”更是以簡潔的語言,深刻地傳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思唸和孤獨的心境。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