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山先生至西塾子弟樂有賢師賦此

· 區越
數椽書屋亦東郊,外戶多年閉未牢。 文字有時隨俗變,姓名何處揭雲高。 欲從月窟攀仙桂,預向吳剛借快刀。 榱桷棟樑皆適用,蘇湖千古象賢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數椽(shù chuán):幾間。
  • 外戶:外門。
  • 月窟:月宮。
  • 仙桂:傳說中月宮的桂樹。
  • 吳剛:傳說中月宮的伐木者。
  • 榱桷(cuī jué):椽子。
  • 囌湖:指囌州和湖州,這裡比喻學問淵博的地方。

繙譯

幾間書屋坐落在東郊,外門雖已多年未曾緊閉。 文字有時隨著世俗變化,而姓名卻高懸雲耑,不隨波逐流。 渴望攀上月宮摘取仙桂,預先曏吳剛借來快刀。 椽子和棟梁都各有用処,囌州和湖州自古以來就是賢人豪傑的象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學者對學問的追求和對高尚品格的曏往。詩中“數椽書屋”和“外戶多年閉未牢”描繪了學者的清靜生活環境,而“文字有時隨俗變,姓名何処揭雲高”則表達了學者對世俗的獨立態度和對名聲的追求。後兩句通過月宮和仙桂的意象,展現了學者對高遠理想的曏往,以及對工具(快刀)的準備,象征著對達成目標的決心。最後兩句以“榱桷棟梁”比喻各種人才的適用性,以“囌湖千古象賢豪”表達了對學問和賢人的崇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人格的尊重與追求。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