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述懷

蘭阪秋風倦釣綸,片雲輕護竹溪身。 窗依鶴垤情多暇,室掩魚編價自珍。 衣茹私非難老術,鑿耕原是太平人。 黃塵碧海三山遠,銳屐修筇畎畝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阪(lán bǎn):指長有蘭草的岸邊。
  • 釣綸(diào lún):釣魚用的線。
  • 鶴垤(hè dié):鶴棲息的土堆。
  • 魚編(yú biān):指與魚相關的書籍或編織物。
  • 衣茹(yī rú):穿著簡樸的衣物。
  • 鑿耕(záo gēng):指耕作。
  • 黃塵碧海:形容遙遠的地方。
  • 三山:傳說中的仙山。
  • 銳屐(ruì jī):尖頭的鞋子,這裡指穿著簡便的鞋子。
  • 脩筇(xiū qióng):脩長的竹杖。
  • 畎畝(quǎn mǔ):田間,田地。

繙譯

在蘭草叢生的岸邊,鞦風吹拂,我疲倦地收起釣魚的線。一片輕雲似乎在守護著我,讓我在這竹林谿邊安身。

我的窗戶緊靠著鶴棲息的土堆,閑暇之餘,情感豐富。我的房間裡收藏著與魚相關的珍貴書籍或編織物。

我穿著簡樸的衣物,這不是難老的秘訣,而是我耕作的本分。我原本就是太平盛世中的普通人。

黃塵和碧海相隔遙遠,傳說中的三座仙山更是遙不可及。我穿著簡便的鞋子,手持脩長的竹杖,在這田間地頭感受春天的氣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逸田園的畫麪,通過鞦風、釣綸、竹谿等自然元素,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曏往自然的生活態度。詩中“蘭阪鞦風倦釣綸”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又透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後文通過“鶴垤”、“魚編”等意象,進一步以物喻志,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珍眡和對太平盛世的曏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高潔的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觀。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