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戌: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
- 區懷年:明代詩人。
- 綠藻:綠色的水藻。
- 蕩:搖動,飄蕩。
- 暖煙:溫暖的霧氣。
- 衰鬢:指年老的頭髮。
- 華年:美好的年華。
- 風聲:風的聲音。
- 厭:不滿,不喜歡。
- 柘:zhè,一種樹。
- 循:沿着。
- 梅事:梅花的事情,指梅花盛開的景象。
- 露處:露水停留的地方。
- 荒島嶼天:荒涼的島嶼上的天空。
- 蘭畹:蘭花盛開的地方。
- 舊香:過去的香氣。
- 匼匝:kē zā,環繞,圍繞。
- 果橋:可能是指有果樹的橋。
- 新市:新形成的集市。
- 曠:空曠,開闊。
- 鞦韆:一種遊戲設施。
- 孤鶱:孤獨地飛翔。
- 物外:世俗之外。
- 歌黃雀:歌唱黃雀,指自由自在的生活。
- 晦影:昏暗的影子。
- 蓬蒿:野草。
- 啄野田:在野田中啄食。
翻譯
在戊戌年的早春,綠色的水藻沿着溪流搖曳,溫暖的霧氣瀰漫。突然間,我驚訝地發現自己的頭髮已經斑白,不知不覺中已經度過了許多美好的年華。風聲似乎對沿着柘樹和梅花盛開的景象不滿,露水停留在荒涼的島嶼上,天空顯得格外荒涼,讓人心生憂愁。蘭花盛開的地方,過去的香氣依舊環繞,而果橋旁的新市集卻顯得空曠,鞦韆無人盪漾。我孤獨地在世俗之外歌唱,像黃雀一樣自由自在,但我的影子卻昏暗地隱藏在野草中,在野田中尋找食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詩中,「綠藻蕩暖煙」和「衰鬢度華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者描繪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後者則表達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詩人的情感在自然景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深沉,如「風聲厭柘循梅事」和「露處愁荒島嶼天」,不僅描繪了自然景象,也透露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和憂愁。最後兩句「孤鶱物外歌黃雀,晦影蓬蒿啄野田」則表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由生活的情懷,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隱忍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明代詩人區懷年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