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溪七夕

閒情披豁到滄州,靜侶時呼問酒籌。 煙覆井欄窺宿鳥,月橫河鼓悵牽牛。 溪窗暑散蒹葭暮,石几香盈菡萏秋。 迢遞七襄雲未展,夜深徐覺暗螢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披豁:敞開,顯露。
  • 滄州:古代指水邊的地方,常用來比喻隱居之地。
  • 酒籌:飲酒時用來計數的籌碼。
  • 河鼓:古代星名,即天鷹座的α星,俗稱牽牛星。
  • 蒹葭:蘆葦。
  • 菡萏:荷花。
  • 七襄:指織女星,傳說中織女一天能織七次布。
  • 迢遞:遙遠。

翻譯

閒適的心情敞開至隱居之地,靜謐的同伴時常呼喚着詢問酒的計數。 煙霧覆蓋着井欄,窺視着棲息的鳥兒,月光橫跨河鼓星,令人惆悵地想起牽牛星。 溪邊的窗戶下,暑氣散去,蘆葦在暮色中搖曳,石几上的香爐中,荷花香氣盈滿秋意。 遙遠的七襄星雲似乎未曾展開,夜深時,漸漸感覺到暗淡的螢火蟲在流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的靜謐景象,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富有詩意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美景的沉醉。詩中「煙覆井欄窺宿鳥,月橫河鼓悵牽牛」一句,巧妙地將自然景物與七夕傳說結合,營造出一種幽遠而略帶憂鬱的氛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