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 · 秋日懷鄉再和介翁

· 陸深
秋風客裏,消不盡、胸中許多長物。瘦骨棱層才一把,與病戰成堅壁。欲造河車,旋營丹竈,贏得頭如雪。尋山辟穀,算來他是豪傑。 一生四海交遊,浮沉聚散,長嘯從風發。惟有鈐山嚴少保,不共世情磨滅。藜閣相輝,木天同上,當日俱青發。綈袍戀戀,多應念我寒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 消不盡:無法消除。
  • 長物:多餘的東西,這裏指煩惱。
  • 棱層:形容瘦骨嶙峋。
  • 河車:指道家修煉時所用的導引術。
  • 丹竈:煉丹的爐竈,指道家的修煉。
  • 河車、丹竈:均指道家的修煉方法。
  • 贏得:換來。
  • 尋山辟穀:指隱居山林,不食五穀,修煉道家養生之術。
  • 鈐山:山名,這裏指嚴嵩,因其號「鈐山」。
  • 嚴少保:指嚴嵩,明代權臣,曾任少保。
  • 藜閣:指翰林院,因翰林院內多植藜草。
  • 木天:指翰林院,又稱「木天署」。
  • 綈袍:粗布袍子,這裏指簡樸的生活。

翻譯

在秋風中客居他鄉,心中無盡的煩惱無法消除。瘦骨嶙峋,僅剩一把,與疾病頑強抗爭。想要修煉道家的河車導引術,又忙於煉丹,最終換來滿頭如雪的白髮。尋找山林,辟穀修煉,算來這纔是真正的豪傑。

一生四海爲家,浮沉不定,聚散無常,長嘯隨風而發。唯有嚴嵩嚴少保,不隨世情而消逝。翰林院的光輝,與木天署同高,當年我們都是青絲滿頭。對簡樸的生活戀戀不捨,多應是在這寒冷的月光下,懷念我。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秋日客居他鄉時的孤獨與懷舊之情。通過描繪自己瘦骨嶙峋、與病魔抗爭的形象,以及對道家修煉生活的嚮往,展現了作者超脫塵世的理想。同時,通過對嚴嵩的提及,表達了對過去同僚的懷念和對簡樸生活的留戀。整首詞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文人特有的情懷與風骨。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