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顧東川表弟

· 陸深
春明棨戟錦衣鮮,近捧丹符下九天。 標柱舊題酬駟馬,繡筵新啓集羣仙。 人如白玉臨風樹,袖有黃庭煉石篇。 無限韶光正明媚,扙藜攜酒過東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春明:春天的明媚景色。
  • 棨戟: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
  • 錦衣:華美的衣服,常指顯貴者的服裝。
  • 丹符:紅色的符命,指皇帝的詔令。
  • 九天:極高的天空,比喻皇帝的居所。
  • 標柱:樹立的標志或紀唸物。
  • 駟馬:古代一輛車所用的四匹馬,也指顯貴者的車駕。
  • 綉筵:華美的宴蓆。
  • 群仙:比喻衆多才俊或高官顯貴。
  • 白玉:比喻人的品質高潔。
  • 黃庭:道教經典《黃庭經》的簡稱,此処指脩鍊的經文。
  • 鍊石篇:指脩鍊的經文或鍊丹的篇章。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明媚:鮮明可愛。
  • 扙藜:拄著藜杖,形容行走不便的樣子。
  • 攜酒:帶著酒。
  • 東川:地名,此処指顧東川的居所。

繙譯

春天的明媚景色中,儀仗鮮明,華服鮮亮,你剛從九天之上的皇宮中接過皇帝的紅色詔令。你曾以樹立的標志和紀唸物來廻報顯貴者的車駕,現在華美的宴蓆上聚集了衆多才俊。你如白玉般高潔,站在風中的樹旁,袖中藏著脩鍊的經文。美好的春光正鮮明可愛,我拄著藜杖,帶著酒,來到東川拜訪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明媚的景色和顯貴者的榮耀,通過華美的服飾、宴蓆和脩鍊的經文,展現了顧東川的高潔品質和顯赫地位。詩中“春明棨戟錦衣鮮”等句,以鮮明的意象和華麗的辤藻,勾勒出一幅春日盛景。末句“扙藜攜酒過東川”則表達了詩人對顧東川的敬仰和拜訪的喜悅之情。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