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鴨詞

· 高啓
射鴨去,清江曙。射鴨返,回塘晚。秋菱葉爛煙雨晴,鴨羣未下媒先鳴。 草翳低遮竹弓彀,水冷田空鴨多瘦。行舟莫來使鴨驚,得食忘猜正相鬥。 觜唼唼,毛煒煒,潛機一發那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射鴨:一種古代的狩獵活動,用弓箭射殺水中的鴨子。
  • :天剛亮的時候。
  • 廻塘:返廻的水塘。
  • 鞦菱:鞦天成熟的菱角。
  • 菸雨:細雨矇矇的樣子。
  • :這裡指用來引誘鴨子的假鴨,即“鴨媒”。
  • :遮蔽。
  • :弓弩張滿準備發射的狀態。
  • :鳥嘴。
  • 唼唼:形容鳥類啄食的聲音。
  • 煒煒:光彩奪目的樣子。

繙譯

去射鴨,清晨的江麪剛剛破曉。射鴨歸來,已是傍晚時分,廻到水塘邊。鞦天的菱葉在晴朗的菸雨中爛熟,鴨群還未下水,誘鴨的假鴨已經鳴叫起來。

草叢低矮,遮掩著準備發射的竹弓,水冷田空,鴨子因爲食物不足而顯得瘦弱。行舟不要靠近,以免驚擾了鴨群,它們正因得到食物而忘我地相互爭鬭。

鴨嘴啄食聲聲,羽毛在陽光下閃耀著光彩,潛藏的機關一旦觸發,誰又能預知結果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江邊射鴨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清晨至傍晚的時間變化,以及鞦日江邊的自然景色。詩中“鞦菱葉爛菸雨晴”一句,既描繪了鞦天的豐收景象,又帶有朦朧的美感。後文通過“草翳低遮竹弓彀”和“水冷田空鴨多瘦”等句,反映了射鴨活動的艱辛和鴨群的生存狀態。結尾的“觜唼唼,毛煒煒,潛機一發那得知”則增添了一絲神秘和不可預測的氛圍,使讀者對射鴨的結果充滿好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觀察。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