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皎皎:明亮潔白的樣子。
- 良家子:指出身良好的家庭的孩子。
- 烏桓: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這裏可能指邊遠之地。
- 精衛海:神話中的海,精衛是填海的鳥。
- 懊儂樓:懊儂,懊惱;樓,高樓。這裏指高樓上的悲傷。
- 阿母:母親。
- 無養:無法供養。
- 良人:丈夫。
- 不仇:不匹配。
- 麻枲:麻布。
- 綺羅:華麗的絲織品。
- 羞:恥辱。
翻譯
明亮的良家女子,遠在烏桓之地無法追求。 月亮沉入精衛填海的地方,花兒凋落在高樓上的悲傷之中。 母親哀嘆無法供養,丈夫擔心不匹配。 她寧願辭去麻布的卑微,去帶着華麗絲織品的恥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出身良好的女子,因命運的無奈而陷入深深的悲傷和無奈中。詩中,「皎皎良家子」與「烏桓不可求」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女子的純潔與遠方的不可及。通過「精衛海」和「懊儂樓」的意象,表達了女子內心的絕望和悲傷。最後兩句則揭示了她爲了家庭和尊嚴,寧願選擇卑微的生活,也不願帶着恥辱。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明代詩人屈大均對女性命運的深刻關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