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歲生日有作

五十五秋前,無聞愧昔賢。 將過稱艾日,未及象蓍年。 學易徒爲爾,知非尚未然。 杖家吾不敢,親在即神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五十五秋前:指五十五歲之前。
  • 無聞:沒有名聲,不出名。
  • 愧昔賢:愧對過去的賢人。
  • 將過稱艾日:即將過去的稱爲艾日,艾日指五十歲。
  • 未及象蓍年:還沒有達到象蓍之年,象蓍指六十歲。
  • 學易徒爲爾:學習《易經》只是徒勞。
  • 知非尚未然:知道錯誤還未完全改正。
  • 杖家:指依靠家庭。
  • 親在即神仙:親人健在就是最大的幸福。

翻譯

五十五歲之前,我默默無聞,愧對那些古代的賢人。 即將告別五十歲的年紀,還未迎來六十歲的歲月。 學習《易經》似乎只是徒勞,認識到錯誤卻還未完全改正。 我不敢依賴家庭,親人健在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五十五歲生日的感慨。詩中,屈大均反思了自己過去的成就與不足,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家庭的珍視。通過對比「無聞」與「愧昔賢」,以及「學易徒爲爾」與「知非尚未然」,詩人展現了一種自省和謙遜的態度。最後,詩人將親人的健康視爲最大的幸福,體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