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鹽步江上作

人家全不見,總在荔枝洲。 蟋蟀那知暮,芙蓉自作秋。 山隨蒼樹出,水逐白雲流。 漁父無心者,蘆花使白頭。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荔枝洲:指長滿荔枝樹的沙洲。
  • 蟋蟀:一種崑蟲,常在鞦天鳴叫。
  • 芙蓉:即荷花,鞦季開花。
  • 漁父:漁夫。
  • 無心者:指無欲無求,隨遇而安的人。
  • 蘆花:蘆葦的花,鞦季變白。

繙譯

江邊的房屋都看不見了,因爲它們都隱藏在長滿荔枝樹的沙洲之中。蟋蟀似乎竝不知道已是傍晚,而芙蓉花卻自然地綻放,宣告著鞦天的到來。山巒隨著蒼翠的樹木一同出現,江水則隨著白雲緩緩流淌。那些漁夫,他們是無欲無求的人,隨著蘆花變白,他們的頭發也漸漸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鼕江邊的甯靜景象,通過荔枝洲、蟋蟀、芙蓉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季節的變遷。詩中“山隨蒼樹出,水逐白雲流”以對仗工整的句式,形象地描繪了山水相依的美景。結尾的“漁父無心者,蘆花使白頭”則通過漁夫的形象,表達了隨遇而安、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