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暮氣:傍晚時的昏暗氣氛。
- 菽水:指粗茶淡飯,比喻簡樸的生活。
- 浮雲:比喻不值得關心的事物,常用來形容超然物外的心態。
翻譯
秋天的聲音還未響起,傍晚的氣氛已帶來寒意。 一片葉子彷彿在夢中飄落,雲彩的影子在衣衫上輕輕掠過。 沒有才華,生活便顯得寂寞;不追求不義之財,日子也顯得艱難。 但平淡的生活中自有樂趣,對於世間的繁華,我只是一笑置之,如同看待天邊的浮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秋傍晚的寧靜景象,通過「秋聲」、「暮氣」、「一葉」、「片雲」等自然元素,傳達出詩人對季節變化的敏感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詩中「無才從寂寞,不義亦艱難」反映了詩人對道德和才華的自我反省,而「菽水平生樂,浮雲一笑看」則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內心平和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人生哲學。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新秋偶興 其一 》 —— [ 明 ] 金幼孜
- 《 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八月過封川謁譚史君乃前守也用賦二長韻呈似 》 —— [ 宋 ] 曾豐
- 《 調笑令 · 初秋聞雁 》 —— [ 清 ] 趙友蘭
- 《 首秋聞雁幷懷敦煌知己 》 —— [ 唐 ] 無名氏
- 《 庚午歲七月自城中歸吉文故鄉南嶺谷平廬陵印山凡故舊多招飲者飲後輒援筆賦詩五七言律外得歌行九篇聊書以遣懷 》 —— [ 元 ] 劉詵
- 《 新秋同盧侍御薛員外白蘋洲月夜 》 —— [ 唐 ] 僧皎然
- 《 水龍吟 乙卯七月重至京師和裴韻珊 》 —— [ 清 ] 張仲炘
- 《 新秋四首 其二 》 —— [ 明 ] 陳繼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