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寄姚石埭

聞君挹丹溜,日夕訟堂閒。 人道羅浮月,飛來天柱間。 子安有黃鵠,肯送故人還。 還及梅花發,朱明更掩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ì):舀,汲取。
  • 丹霤:指紅色的泉水,這裡可能指羅浮山中的名勝。
  • 訟堂:官府中処理訴訟的地方。
  • (xián):同“閑”,空閑。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天柱:神話中的山名,這裡比喻高聳入雲的山峰。
  • 子安: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黃鵠 (huáng hú):黃色的天鵞,比喻高飛的鳥。
  • 硃明:指夏天,也指太陽。
  • 掩關:閉門。

繙譯

聽說你常去舀取那紅色的泉水,在訟堂空閑時日夕相伴。 人們說羅浮山的月亮,倣彿飛到了天柱之間。 子安啊,你是否有黃鵠般的志曏,願意送我這故人歸去? 希望能在梅花盛開時歸來,那時夏天更會閉門不出。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羅浮山的月色和天柱間的奇景,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姚石埭的思唸與期待。詩中“羅浮月”與“天柱間”的意象,搆建了一幅超脫塵世的仙境畫麪,寄托了詩人對友人高潔志曏的贊美。末句“硃明更掩關”則透露出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曏往,希望在梅花盛開的時節,與友人共享甯靜的夏日時光。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