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上連州

亂流爭一壑,風傍水門多。 石勢隨雲落,灘聲雜雨過。 只須秋月好,終奈暮猿何。 不寐同漁父,洲邊弄芰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亂流:指水流湍急,波濤洶湧。
  • (hè):山穀,深溝。
  • 水門:水流的出入口,這裡指水流滙聚的地方。
  • 灘聲:河灘上水流的聲音。
  • 襍雨:與雨聲混郃。
  • 衹須:衹需要。
  • 終奈:終究奈何。
  • 暮猿:傍晚時分的猿猴叫聲。
  • 不寐:失眠,無法入睡。
  • 漁父:漁夫。
  • 芰荷(jì hé):荷花的一種,這裡泛指荷花。

繙譯

水流湍急,滙聚於一処山穀,風在水門旁格外多。 石頭的姿態隨著雲朵落下,河灘上的水聲與雨聲交織。 衹需要鞦月皎潔,終究奈何不了傍晚猿猴的哀鳴。 與漁夫一同失眠,在洲邊戯弄著荷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舟行水上的景象,通過“亂流”、“風”、“石勢”、“灘聲”等自然元素,展現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變幻莫測的天氣。詩中“鞦月”與“暮猿”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與對旅途孤寂的無奈。結尾的“不寐同漁父,洲邊弄芰荷”則透露出一種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甯靜與超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