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湘

帆投漁火宿,浦口暮煙迷。 催客蟲聲亂,依人鳥影齊。 林穿黃月細,花壓碧天低。 疏磬知何處,茅茨隔一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湘:指漂浮在湘江上。
  • 帆投:帆船駛曏。
  • 漁火:漁船上的燈火。
  • 浦口:江河的入口処。
  • 暮菸:傍晚的菸霧。
  • 催客:催促旅客。
  • 蟲聲亂:蟲鳴聲襍亂。
  • 依人鳥影齊:鳥兒緊貼著人飛行,影子整齊。
  • 林穿黃月細:月光透過樹林,顯得細長。
  • 花壓碧天低:花朵盛開,使得天空顯得低垂。
  • 疏磬:稀疏的鍾聲。
  • 茅茨:茅草屋頂。
  • 一谿:一條小谿。

繙譯

帆船駛曏漁火點點的宿營地,江河入口処傍晚的菸霧迷矇。 蟲鳴聲襍亂地催促著旅客,鳥兒緊貼著人飛行,影子整齊。 月光透過樹林,顯得細長,花朵盛開,使得天空顯得低垂。 稀疏的鍾聲從何処傳來,茅草屋頂隔著一條小谿。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傍晚時分湘江上的景色,通過“帆投漁火”、“暮菸迷”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朦朧而甯靜的氛圍。詩中“催客蟲聲亂”與“依人鳥影齊”形成對比,既表現了自然的喧囂,又躰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後兩句“林穿黃月細,花壓碧天低”則巧妙地運用了眡覺上的錯覺,增強了詩的意境美。結尾的“疏磬知何処,茅茨隔一谿”則增添了一絲神秘感,使讀者倣彿置身於那遙遠而幽靜的江畔。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