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古

漢高諸功臣,項伯誰能似。 次則昌國君,能全王父子。 大封諸侯王,亦及一雍齒。 如何忘滎陽,紀信代之死。 君王恩誼高,豈以詐降恥。 滎陽與平城,得脫以女子。 倉皇秉黃屋,誑楚一何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滎陽(xíng yáng):古地名,今河南省滎陽市。
紀信(jì xìn):古代人名,漢代名將。
雍齒(yōng chǐ):古代官職名。
誑(kuí):欺騙。

繙譯

贊美古代英雄
漢代有許多功臣,誰能與項羽相比。
再說昌國君,他能保全王父子。
大封諸侯王,甚至雍齒這樣的官職。
爲何要忘記滎陽,衹因爲紀信的死。
君王的恩寵高尚,怎會以欺騙降低身份。
滎陽和平城,被女子所救,卻匆忙逃離黃屋,這種行爲何其可恥。

賞析

這首詩歌通過贊美古代英雄,表達了對漢代功臣的敬仰之情。詩中描繪了漢代諸多英雄事跡,以及一些歷史事件,展現了古代忠義、勇敢和犧牲精神。同時,詩人也對一些背叛和背信棄義的行爲表示不屑和譴責。整躰上,這首詩歌既是對古代英雄的頌敭,也是對道德品質的呼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