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富平李孔德

束帛自穹廬,投竿別漆沮。 乞歸矜有疏,卻聘恨無書。 芝術千秋少,雞豚一日餘。 何人猶戀祿,不念倚門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束帛:綑綁好的佈帛,古代常用作禮物。
  • 穹廬: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帳篷。
  • 投竿:放下釣竿,比喻放棄隱居生活。
  • 漆沮:古代地名,此処可能指李孔德的隱居之地。
  • 乞歸:請求歸隱。
  • :自誇,此処指自豪。
  • 卻聘:拒絕官職的聘請。
  • 芝術:指仙草和道術,比喻高潔的生活。
  • 雞豚:指家禽和豬,比喻普通的生活。
  • 戀祿:貪戀官職和俸祿。
  • 倚門閭:依靠家門,指在家中等待。

繙譯

帶著綑綁好的佈帛,我告別了穹廬,放下了釣竿,離開了漆沮之地。我自豪地請求歸隱,卻遺憾沒有書信來拒絕官職的聘請。仙草和道術雖少,但家中的雞豚卻足夠一日之需。還有誰會貪戀官職和俸祿,而不唸及家中等待的人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曏往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束帛自穹廬,投竿別漆沮”描繪了詩人離開隱居之地,放棄釣竿的情景,象征著對官場生活的告別。後句“乞歸矜有疏,卻聘恨無書”則表達了詩人對歸隱的自豪和對官職聘請的遺憾。最後兩句“芝術千鞦少,雞豚一日馀。何人猶戀祿,不唸倚門閭”則通過對比高潔生活與普通生活的差異,諷刺了那些貪戀官職而不顧家庭的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清高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的批判。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