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道中

羣鬆圍石筍,一水蔽巖扉。 蒼翠含秋色,陰森散夕霏。 採菱人未罷,食稻蟹初肥。 百里雲峯路,愁中望欲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遮蔽,遮擋。
  • 巖扉:山岩的門戶,指山洞口。
  • 蒼翠:深綠色,形容植物茂盛。
  • 秋色:秋天的景色。
  • 陰森:陰暗而使人害怕的樣子。
  • 夕霏:傍晚的霧氣。
  • 採菱:採摘菱角。
  • 食稻蟹:吃稻田裏的螃蟹。
  • 雲峯:雲霧繚繞的山峯。
  • 愁中:在憂愁之中。
  • 望欲微:望向遠方,希望漸漸變得渺茫。

翻譯

羣鬆環繞着石筍,一條小溪遮蔽了山岩的門戶。 深綠的色彩蘊含着秋天的氣息,陰暗的森林在傍晚的霧氣中散開。 採摘菱角的人們還未結束勞作,稻田裏的螃蟹已經肥美可食。 百里之外,雲霧繚繞的山峯之路,在憂愁中望去,希望漸漸變得渺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秋日山野的寧靜景象,通過「羣鬆」、「石筍」、「一水」等自然元素,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靜謐。詩中「蒼翠含秋色,陰森散夕霏」巧妙地將秋色與傍晚的霧氣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朦朧而深邃的意境。後兩句則通過「採菱人未罷,食稻蟹初肥」表達了田園生活的恬淡與滿足。結尾的「百里雲峯路,愁中望欲微」則透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憂慮與迷茫,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