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嚴慱之浙

· 宗臣
憐爾頻年任道塗,又攜雙屐下江湖。 向人白髮時時短,作客青山夜夜孤。 賦裏秋雲回雁蕩,愁邊明月失龍珠。 燃藜起草聲名在,未許嚴陵問釣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頻年:多年。
  • 任道塗:奔波於道路。
  • 雙屐:雙鞋,這裏指行旅。
  • 下江湖:泛指離開家鄉,四處遊歷。
  • 向人白髮:面對他人時,自己的白髮。
  • 時時短:時常感到時間短暫。
  • 作客:離家在外。
  • 愁邊:憂愁的邊緣。
  • 失龍珠:比喻失去了珍貴的東西。
  • 燃藜: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照明工具,這裏可能指勤奮工作。
  • 起草:起草文書,指從事文職工作。
  • 聲名在:名聲在外。
  • 嚴陵:地名,這裏可能指嚴慱的故鄉或與之相關的地方。
  • 釣徒:釣魚的人,這裏可能指隱居或閒適的生活。

翻譯

憐惜你多年來奔波於道路,如今又帶着雙鞋遊歷江湖。 面對他人時,白髮常常提醒時間短暫,作爲旅客,在青山之中夜夜感到孤獨。 賦詩中回望秋雲和雁蕩山,憂愁中看月亮,彷彿失去了龍珠。 勤奮工作,起草文書,你的名聲已經在外,不許嚴陵的釣徒來問津。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嚴慱多年奔波生涯的同情與理解,同時也透露出對友人孤獨旅途的深切關懷。詩中通過「白髮」、「夜夜孤」等詞語,描繪了嚴慱旅途中的孤獨與時光的流逝感。後兩句則讚揚了嚴慱的勤奮與名聲,同時以「未許嚴陵問釣徒」表達了對友人未來生活的祝願,希望他不要被世俗的閒適所誘惑,繼續保持自己的志向和名聲。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人未來的美好期許。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