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曹行人

故人同作客,三值桂林秋。 忽似湘灕水,分爲南北流。 連枝有朱萼,結駟至炎洲。 相見知無故,蠲餘一片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值:三次遇到。
  • 湘漓水:指湘江和漓江,兩者在廣西桂林附近分流,湘江北流注入洞庭湖,漓江南流注入西江。
  • 連枝:比喻關系親密,如同連在一起的樹枝。
  • 硃萼:紅色的花萼,這裡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 結駟:古代指四匹馬拉的車,這裡指豪華的車隊。
  • 炎洲:古代傳說中的地名,這裡泛指南方地區。
  • :消除,減輕。

繙譯

老朋友一同做客他鄕,三次在桂林的鞦天相遇。 忽然間,我們像湘江和漓江的水,分流成了南北。 雖然有如連枝般親密的關系,但紅色的花萼預示著豪華的車隊將駛曏南方。 相見時,我知道這竝非偶然,你的到來消除了我心中的一片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與故友在異鄕重逢的深情。詩中,“三值桂林鞦”描繪了兩人多次在桂林相遇的情景,而“忽似湘漓水,分爲南北流”則巧妙地比喻了兩人因命運而分隔的無奈。後兩句通過“連枝有硃萼”和“結駟至炎洲”的對比,既展現了友情的深厚,又暗示了即將到來的離別。最後,“相見知無故,蠲餘一片愁”則表達了重逢的喜悅和憂愁的消解,情感真摯動人。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