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萬古燕雲淚,千秋戰伐場。 黃河流不盡,白日到無光。 殺氣隨風轉,邊聲入夜長。 軒轅臺已沒,何處望漁陽。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燕雲:指燕山和雲中,古代邊塞地區。
  • 軒轅臺:古代傳說中的黃帝軒轅氏的臺,這裏指代古代的遺蹟或歷史。
  • 漁陽:古代地名,位於今河北省境內,常用來象徵邊塞。

翻譯

自古以來,燕山和雲中一帶的邊塞之地,留下了無數的淚痕,這裏是千百年來戰亂不斷的戰場。黃河的水似乎永遠流不盡,白天的太陽也顯得黯淡無光。戰爭的殺氣隨着風四處飄散,邊塞的悲歌在夜晚顯得尤爲悠長。古老的軒轅臺已經不復存在,我該去哪裏眺望那遙遠的漁陽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塞的荒涼與戰爭的殘酷,通過「燕雲淚」、「戰伐場」、「黃河流不盡」等意象,深刻表達了邊塞人民的苦難和對和平的渴望。詩中「殺氣隨風轉,邊聲入夜長」進一步以風和夜爲背景,增強了戰爭氛圍的沉重和邊塞生活的艱辛。結尾的「軒轅臺已沒,何處望漁陽」則抒發了對歷史遺蹟的懷念和對邊塞未來的迷茫,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遼闊,展現了詩人對邊塞命運的深刻關切。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