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召明卿報言病目畏燈火走筆戲簡二絕

· 宗臣
秋雲落盡瀟湘曲,更有何人抱寒玉。 堂前銀燭豈黃塵,相逢不肯開君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瀟湘曲:指瀟水和湘水流域,這裡泛指湖南一帶。
  • 抱寒玉:比喻懷抱清冷之物,這裡可能指懷抱樂器或某種清冷的情感。
  • 銀燭:銀白色的蠟燭,這裡指明亮的燈光。
  • 黃塵:塵土,比喻世俗的塵埃。

繙譯

鞦天的雲彩散盡在瀟湘的曲水邊,還有誰會懷抱著清冷的玉石。 堂前的銀白色蠟燭豈能被世俗的塵埃所染,相逢時卻不肯睜開你的眼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的場景,通過“鞦雲落盡”和“抱寒玉”表達了深鞦的淒涼與孤寂。詩中的“銀燭”與“黃塵”形成對比,暗示了世俗與清高的對立。末句“相逢不肯開君目”則帶有一種戯謔的情感,似乎在調侃對方因病畏光而不願睜眼,增添了一抹輕松的色彩。整躰上,詩歌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