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宗四王相南歸

· 宗臣
如何避世者,對此薊門煙。 賈誼浮湘日,長卿授簡年。 畏途殊慘淡,末路遂迍邅。 雙鬢莽垂白,孤悰惟問玄。 逍遙疑悟道,清淨類逃禪。 跡豈漁樵隱,名將鹿豕全。 紫霞隨意好,明月向人員。 不得從君去,羈愁倍可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薊門:古地名,今北京一帶。
  • 賈誼:西漢文學家,曾被貶爲長沙王太傅。
  • 長卿:司馬相如的字,西漢文學家。
  • 授簡:指接受文書或文章,這裏指司馬相如的文學才華。
  • 畏途:艱險可怕的道路,比喻艱難的處境。
  • 慘淡:形容景象或氣氛陰沉、淒涼。
  • 迍邅(zhūn zhān):困頓,不順利。
  • 孤悰:孤獨的心情。
  • 問玄:探討深奧的道理。
  • 逃禪:避開塵世,隱居修行。
  • 鹿豕:鹿和豬,比喻隱居山林的生活。
  • 紫霞:紫色的雲霞,常用來形容仙境或高遠的地方。
  • 明月:明亮的月亮,常用來象徵純潔或高潔的品格。
  • 羈愁:因羈絆而產生的憂愁。

翻譯

爲何那些隱居避世的人,會在這薊門的煙霧中徘徊? 就像賈誼漂流湘江的日子,或是長卿接受文書的年華。 面對艱難的處境,心情愈發慘淡,到了末路更是困頓不順。 雙鬢已然斑白,孤獨的心境只願探討深奧的道理。 逍遙自在似乎領悟了道,清淨無爲類似隱居修行。 他們的行跡豈是漁樵那樣隱逸,名聲卻能如鹿豕般在山林中保全。 紫霞隨他們的心意而美好,明月則向他們展現純潔的光輝。 我無法隨你一同離去,因羈絆而生的憂愁倍感可憐。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隱士在薊門煙霧中的孤獨與追求。通過賈誼和長卿的典故,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逃避和對深奧道理的追求。詩中「畏途殊慘淡,末路遂迍邅」反映了隱士面對艱難處境的無奈,而「逍遙疑悟道,清淨類逃禪」則展現了他們內心的寧靜與超脫。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無法隨隱士離去的遺憾和羈絆之愁,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