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郎中使浙

· 宗臣
鳳書天上至,龍節日邊催。 兩越乘槎使,三都作賦才。 路人傍樹斷,心逐暮江回。 綠水樵人宅,青蘋釣客臺。 山寒金粟落,巖靜玉華開。 月照方窮谷,春深已劫灰。 觀風尋禹穴,題石面天台。 多少長安侶,看君奏草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鳳書:指皇帝的詔書。
  • 龍節:古代使者所持的龍形符節,象徵權威。
  • 乘槎使:指乘船出使的使者。
  • 三都:指三個都城,這裏可能指三國時期的魏、蜀、吳。
  • 作賦才:指有作詩賦的才華。
  • 金粟:指秋天成熟的穀物。
  • 玉華:指山中的美麗景色。
  • 劫灰:佛教用語,指世界毀滅後留下的灰燼,比喻廢墟或殘跡。
  • 禹穴:指傳說中大禹的墓穴,位於浙江紹興。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
  • 奏草:指奏章的草稿。

翻譯

皇帝的詔書從天上降臨,龍形的符節在日邊催促。 你這位乘船出使兩越的使者,擁有在三都作賦的才華。 路人在樹旁斷開,我的心隨着暮江迴流。 綠水環繞着樵人的家,青蘋覆蓋着釣客的臺。 山中寒意使金色的穀物落下,巖間的靜謐讓玉華綻放。 月光照亮了深谷,春深時已是劫後的灰燼。 觀察風俗,尋找禹的墓穴,題字於石,面對天台。 長安的多少朋友,都在期待你的奏章草稿到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出使浙地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旅途的風景與使者的才華。詩中「鳳書天上至,龍節日邊催」展現了皇帝的權威與使者的使命感,「綠水樵人宅,青蘋釣客臺」則描繪了浙地的寧靜美景。結尾的「多少長安侶,看君奏草來」表達了長安友人對使者歸來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特色。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