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方山

· 宗臣
短筇匹馬迎天風,千山萬山江之東。 秋愁一夜起大壑,白雲無數吹晴空。 幽人石路贈瑤草,楚色江上愁青楓。 高歌明月聽湘瑟,斗酒胡霜飛塞鴻。 王孫何事不歸去,搖落淮南芳桂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短筇:短杖。
  • 匹馬:單獨一匹馬。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這裏比喻珍貴的草。
  • 楚色:楚地的景色,這裏指南方景色。
  • 湘瑟:湘水之神所彈的瑟,比喻美妙的音樂。
  • 斗酒:古代的一種酒器,這裏指飲酒。
  • 胡霜:北方的霜。
  • 塞鴻:塞外的鴻雁,常用來比喻遠行的人。
  • 王孫:貴族子弟的通稱,這裏指詩人自己。
  • 搖落:凋零,衰敗。
  • 淮南:地名,今安徽省淮南市一帶。
  • 芳桂叢:桂花叢,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譯

手持短杖,騎着一匹馬,迎着天風,眺望江東的千山萬山。一夜之間,秋天的憂愁在大壑中升起,無數白雲在晴朗的天空中飄蕩。在幽靜的山路上,我贈予你珍貴的瑤草,南方的景色在江上,青楓帶來憂愁。在明月的照耀下高歌,彷彿聽到了湘水之神的瑟聲,飲酒時,北方的霜和塞外的鴻雁飛過。我這貴族子弟爲何不歸去,淮南的桂花叢已經凋零,芳華不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獨自騎馬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憂愁和對遠方家鄉的思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短筇匹馬」、「千山萬山」、「白雲無數」等,構建了一幅壯闊而又悽美的畫面。後半部分通過「瑤草」、「青楓」、「湘瑟」、「胡霜」、「塞鴻」等詞語,進一步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展現了其對美好事物的珍視和對離別的哀愁。結尾的「王孫何事不歸去,搖落淮南芳桂叢」更是深刻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宗臣

宗臣

明揚州府興化人,字子相,號方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由刑部主事調吏部。以病歸,築室百花洲上,讀書其中。後歷吏部稽勳員外郎。楊繼盛死,臣賻以金,爲嚴嵩所惡,出爲福建參議。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學副使,卒官。工文章,爲“嘉靖七子”(後七子)之一。有《宗子相集》。 ► 7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