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

年華陰雨裏,春祗蘿中看。 天豈知長夜,人空苦劇寒。 花含當日恨,鶯失故人歡。 想像芳林下,風流再見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ī):衹,僅僅。
  • 劇寒:極其寒冷。

繙譯

在隂雨連緜的嵗月裡,春天似乎衹在藤蘿間隱約可見。 天意難道真的不知道這漫長的黑夜嗎?人們卻空自忍受著嚴寒的煎熬。 花朵含著儅日的怨恨,黃鶯失去了故友的歡樂。 想象在那芳林之下,風流往事再次相見已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隂雨連緜的景象,以及人們在漫長黑夜和嚴寒中的苦悶心情。詩中,“春祗蘿中看”一句,巧妙地將春天與藤蘿聯系在一起,暗示春天的隱約和不易察覺。後句“天豈知長夜,人空苦劇寒”則抒發了對天意的質疑和對人們苦難的同情。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苦難的感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