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從雁代返嶺南留別程周量

高高峨口月,萬里照邊愁。 白雁銜霜信,明河掛戍樓。 庭闈南海隔,井臼朔天留。 去住難爲計,悲歌歷九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峨口:指山口。
  • 白雁:指秋天南飛的大雁。
  • 銜霜信:指大雁帶着秋霜的消息。
  • 明河:指銀河。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庭闈:指家中的庭院和內室,代指家鄉。
  • 井臼:指家中的水井和石臼,也代指家鄉。
  • 朔天:指北方天空。
  • 去住:指離開和停留。
  • 歷九秋:指經歷了九個秋天,形容時間長久。

翻譯

高高的山口之上,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邊疆的憂愁。 白雁帶着霜降的消息,銀河掛在邊防的瞭望樓上。 家中的庭院和內室,與南海相隔遙遠, 而家中的水井和石臼,卻留在北方的天空下。 離開或停留,都難以決定, 悲歌中,我已度過了九個秋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孤寂與思鄉之情。通過「峨口月」、「白雁銜霜信」等意象,傳達了邊疆的荒涼與季節的變遷。詩中「庭闈南海隔,井臼朔天留」巧妙地表達了家鄉的遙遠與對家的思念。結尾的「去住難爲計,悲歌歷九秋」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掙扎與長久的孤獨。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