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席

布席勞貧女,餘光乞彼姝。 自憐顏色少,不嫁即羅敷。 蓬垢羞膏沐,清狂笑酒壚。 白頭吟莫苦,意氣古來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佈蓆:鋪設蓆子,這裡指女子爲男子鋪設蓆子,暗示女子對男子的傾慕和侍奉。
  • 馀光:餘光,指女子在男子身邊時,男子給予的關注和照顧。
  • 彼姝:那個美麗的女子,姝指美女。
  • 顔色少:容貌不再年輕。
  • 羅敷:古代美女的名字,這裡泛指美女。
  • 蓬垢:頭發散亂,不整潔。
  • 膏沐:化妝品,這裡指打扮。
  • 清狂:放蕩不羈。
  • 酒罏:酒店。
  • 白頭吟:指老年時的吟詠,這裡可能指女子對未來的憂慮。
  • 意氣:志曏和氣概。

繙譯

女子辛勤地爲男子鋪設蓆子,希望能得到他的一點關注。她自憐容顔已不再年輕,知道自己不會像羅敷那樣美麗,所以不會有人娶她。她不脩邊幅,羞於打扮,卻笑著在酒店中放蕩不羈。她吟詠著,不要爲老去而苦惱,因爲自古以來,志曏和氣概都是無價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貧女對愛情的渴望和對未來的無奈。詩中,“佈蓆勞貧女”一句,既表現了女子的勤勞,也暗示了她對男子的傾慕。而“自憐顔色少,不嫁即羅敷”則深刻表達了女子對自己容顔老去的無奈和對美好愛情的曏往。最後兩句“白頭吟莫苦,意氣古來無”則是女子對生活的態度,她雖然知道未來可能孤獨,但仍然保持著一種超然和豁達的心態,認爲志曏和氣概比外在的容貌更爲重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女性命運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