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 · 賦玉簪

秋蕭索。燈火新涼簾幕。翠被不禁臨曉薄。南樓聞畫角。 想見玉壺冰萼。一夜西風開卻。夢覺烏啼殘月落。幽香無處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金門:詞牌名,又名「十二時」、「憶江南」等。
  • 玉簪:一種植物,又名玉蘭,此處可能指玉簪花,也可能是比喻女子髮飾。
  • 蕭索:形容秋天景象的淒涼、冷落。
  • 簾幕:窗簾和帷幕,用來遮擋或裝飾。
  • 翠被:翠綠色的被子。
  •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形似牛角,多用於軍樂或宮廷音樂中,聲音高亢激昂。
  • 玉壺:比喻清澈透明。
  • 冰萼:冰清玉潔的花萼,此處形容花的美。
  • 西風:秋風。
  • 烏啼:烏鴉的叫聲。
  • 殘月:即將消失的月亮。
  • 幽香:淡淡的香氣。

翻譯

秋天的景象淒涼冷落,夜晚的燈火帶着新涼,透過簾幕。翠綠色的被子在清晨顯得格外單薄,難以禦寒。南樓上傳來了畫角的聲音。

我想象着那玉壺中冰清玉潔的花萼,一夜之間被西風吹開。夢中醒來,聽到烏鴉的啼叫,看到殘月正緩緩落下。那淡淡的香氣,無處可尋。

賞析

這首作品以秋夜爲背景,通過細膩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淒涼與孤寂。詞中「翠被不禁臨曉薄」一句,既表達了秋夜的寒冷,也隱喻了人的孤寂與無奈。後文通過對玉壺冰萼的想象,以及烏啼殘月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孤寂的氛圍。整首詞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秋夜的深切感受。

王庭筠

王庭筠

金蓋州熊嶽人,字子端、號黃華山主。世宗大定十六年進士,調恩州軍事判官,有政聲。章宗時試館職,罷歸,讀書黃華山寺,因以自號。後召爲應奉翰林文字。累遷翰林修撰。詩書畫均工,尤善山水墨竹。元好問有“百年文壇公主盟”之譽。有《叢辨》與文集。 ► 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