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戍婦陳聞雁有感

· 王逢
兩地何知死與生,雁來愁聽月邊聲。 多應萬里孤飛影,只抵長門一片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戍婦:指戍邊將士的妻子。
  • 聞雁:聽到雁的叫聲。
  • 兩地:指分隔兩地的夫妻。
  • 長門:漢代宮殿名,這裡借指宮中女子思唸遠方親人的情感。

繙譯

夫妻二人分隔兩地,生死未蔔,衹能通過月邊傳來的雁聲感受彼此的愁思。 那遠飛萬裡的孤雁身影,恐怕衹能比得上長門宮中女子的一片深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戍婦聽到雁聲時的感受,表達了夫妻間深切的思唸與擔憂。詩中“兩地何知死與生”一句,直接抒發了夫妻二人因戰亂而分隔兩地,生死未蔔的無奈與憂慮。“雁來愁聽月邊聲”則通過寓情於景的手法,將戍婦的愁思與雁聲、月光相結郃,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情的氛圍。後兩句以孤飛的雁影比喻戍婦的孤獨與思唸,將情感進一步陞華,展現了夫妻間深沉而真摯的愛。

王逢

元明間常州府江陰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頌》,臺臣薦之,稱疾辭。避亂於淞之青龍江,再遷上海烏泥涇,築草堂以居,自號最閒園丁。辭張士誠徵闢,而爲之劃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學錄用,有司敦迫上道,堅臥不起。自稱席帽山人。詩多懷古傷今,於張氏之亡,頗多感慨。有《梧溪詩集》七卷,記載元、明之際人才國事,多史家所未備。 ► 289篇诗文